在线投稿:lgxtxz@163.com | 新闻热线:0915-2529090   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繁體中文 
 首页 > 城镇快讯 > 正文
有了家,有了爱
时间:2020-01-07  作者:张雪  

 

春暖花开时节,八零后小伙子袁明陆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:搬家带复婚。这可是真正的“双喜临门”。见到他时,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这与我初次见面时判若两人。

袁明陆家住堰门镇瑞金村二组,是我帮扶的贫困户。三年前见到他时,他正处于人生低谷。当我和同事翻山越岭,沿着泥泞小路连滚带爬来到这里,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场景:几间土墙房子破旧不堪,门前用木盆泡着待洗的衣服,七十岁的老母亲颤抖着双手倚在门口,屋内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,厨房黑漆漆的不见亮光,融化的雪水从破损的瓦片流进屋子,滴进了盆子嘀嗒作响......他鼻骨上横着一道红色的伤痕,那是两月前在煤矿上班时被矿石所砸,手术后刚好回家修养。问起年后的打算,袁明陆的语气里透着满满的无奈,“这里交通交件落后,几亩贫瘠的土地养活不了人,父亲已逝,母亲年迈,妻子离婚,7岁的女儿寄养在哥哥家。这几天洋芋,栽四,再把房子检修一下,开春后继续到矿上打工。”通过交谈,得知他还会装修和粉刷工作,如果不是条件差,缺人手,也不会背井离乡外出谋生。当初和妻子带着幼小的女儿一块出去的,俗话说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!生活的艰辛,加之年轻气盛,他们终因生活琐事赌气离婚,整整5年了。曾经甜蜜的一家三口如今天隔一方。因为女儿,虽有电话联系,妻子始终怨气满满,他也黯然神伤。我有心劝他们复婚,可妻子却说他一事无成,对他失去信心!我再次劝说妻子:袁哥聪明,勤奋务实,是家庭条件限制了他的发展,如今国家有了好的扶贫政策,相信他能抓住机会给你和女儿一个幸福的家!对方沉默不语。

在对家庭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,我与驻村工作队一道,帮他制定了系列帮扶措施:享受易地搬迁政策,动员举家搬迁到县城西窑二期;参加县上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;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对其母进行定期健康查体,办理《慢性病就医证》,申请养老金等兜底补贴近2000元;上小学的女儿享受义务教育扶贫政策;动员加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,流转土地种植茶叶,对家庭实行产业奖补等等。

重拾生活希望的袁明陆立即响应政府的号召,交了自筹款在县城定下房子。参加技能培训,更加努力工作,攒钱。假期抽出时间陪着女儿,尽量弥补缺失的父爱。朋友圈里经常可以见到他积极向上、充满正能量的生活轨迹。不知他妻子看到这一切做何感想?应该是有所触动吧!

阳春三月,我来到西窑安置小区,袁明陆正骑着摩托车拉着装修材料回来,然后扛上四楼,累的气喘吁吁。推开门,地砖已贴好,灯也装上了,只有书柜还未竣工,并未见装修工人,这与我走访的每家都有三四个工人不同,我问道:“工人不在吗?”他擦擦脸上的汗,回答道:“就我一个人装的,自己懂这些,所以没请人,虽然辛苦,就这60平米的房子能省下一两万呢!”真是技多不压身,我正在为他的能干勤劳而感叹之时,他的视频电话来了,是妻子,询问的是女儿学习情况和装修进度,他一一回答,并兴奋地对着镜头说:“猜猜谁在这?这是我们家的帮扶干部哪!”双方愉快的交流着,看来复婚有望!

一个月后,袁明陆乔迁新居,怀着期待我前往西窑。那天的袁明陆笑容满面,旁边的女子温婉可人,他向我介绍“这是我的妻子晴,我们复婚了!”其实不用他说我也知道了。因为除了窗户上贴着的大红喜字,还有室内墙上悬挂的几幅照片已经告诉了我答案:有两人甜蜜的婚纱照和生活照,有拥着女儿的全家福,无不彰显着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。客厅其乐融融,坐满了亲戚朋友,老母亲正陪着他们聊天。晴热情的招呼着我喝水,吃瓜子,并告诉我,女儿已经从乡下学校转至城关镇九年制学校上四年级了。自己也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作,再也不用在外漂泊了,以后就好好养育孩子。袁明陆则充满感激地对我说:“这都是党的扶贫政策好,让我重拾信心,有了家,找回了爱!感谢党和政府,感谢你们!”我说:“这也是你们自己努力地结果,希望你们一直幸福下去!”随之,我去每间屋子看了看,都收拾的窗明几净,干净整洁。驻足于厨房,我看到了如此温馨的一幕:妻子含着笑低着头在案板上切着猪肝,丈夫温情脉脉站在身边低声说着什么,不时地,轻轻地将滑落在妻子面前的长发耳后......高压锅里冒出丝丝热气,缕缕肉香扑鼻而来,这厨房里终于有了烟火的气息。我不忍心惊扰到如此温馨的画面,默默地、轻轻地退出了厨房。

推开窗户,对面巴山珍稀植物园里的花开正艳,我在心中也默默祝福,愿他们的生活也如同这似锦繁花,四时常开!


编辑: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