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投稿:lgxtxz@163.com | 新闻热线:0915-2529090   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繁體中文 
 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正文
“绿色循环”看陕南:“山水人”的文章有潜力有后劲
时间:2016-01-29  来源:西部网  作者:陈嘉伟,朗俊琴 

岚皋县滔河镇葵花村黄超,流转300亩林地养殖土鸡,带动周边20余户林下养鸡,利润200余万元。

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,安康发展有潜力、有后劲,要坚持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,做好‘山、水、人’文章,抓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变潜在优势为发展优势,打好脱贫攻坚战,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。”1月24日,在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安康代表团全团会议上,省人大代表、省委副书记胡和平说到。

陕南的发展离不开“山、水、人”,今年的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“十三五”期间陕南要施行绿色循环的发展战略,“把陕南打造成环境保护、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国家生态文明综合改革示范区。”

山林经济破解限制发展难题

地处秦巴山区的陕南三市,发展处处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。2015年,安康被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列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,肩负更多的是维护秦巴生物多样性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任务,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。

国土面积仅有2.35万平方公里的安康,2.15万都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,但“限制开发不等于不开发不发展”,而是要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在整个地区的发展之中。

省人大代表、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在接受西部网记者采访时就表示,“岚皋县境内山大林密,森林覆盖率达76.5%,岚皋县要破解限制开发的难题,必须在山林方面做好文章。在如何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,发展经济,岚皋探索出了由林下种植、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三大支柱构成的山林经济体系。既保护了山林的原有生态,也发展了当地经济,目前,林下经济对岚皋县经济总量贡献份额超过40%。”

目前,安康市已经建成特色经济林727万亩,林下养殖规模达1290万头,森林公园接待游客200万人次,全市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30.9亿元,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000元。在‘十三五’期间,还将力争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900万亩,建成现代林业园区200个,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00亿元,农民人均林业收入6000元以上。”

“把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作为新抓手,把打造生态产业品牌促绿色崛起作为新拐点,把‘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’作为新契机,为安康发展树立新形象、新品牌。”省人大代表、安康市市长徐启方说。

丹凤县桃花谷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生态示范园。

南水北调提供循环发展机遇

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,为了保护好汉丹江这泓清水,陕南三市付出了巨大的“代价”,但也同样迎来了机遇。

“良好的生态是商洛最大的优势。要倍加珍惜、保护好商洛的青山绿水,履行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责任。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。各级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,要明白环境一旦被破坏,需要付出数倍甚至巨大的投入来恢复,不能因为现在影响了一点税收就舍不得。要严把项目环评关,招商引资中决不能把浪费资源、污染环境的项目引进来。”省人大代表、商洛市委书记胡润泽说。

商洛市一直把“绿色循环”理念贯穿发展始终。山阳县金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原来是一家生产黄姜皂素的高污染企业,被国家环保部门要求关闭停产。2010年,在政府引导下,金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,引进清洁化生产新工艺,开展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研究。

金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先忠说:“过去传统工艺的淀粉我们大量都排放到了河流里去了,严重污染水源,通过我们清洁生产以后,淀粉得到了回收利用,我们可以做粉条,做粉带,也可以加工饲料用来喂猪,猪的粪便又产生沼气,同时我们又种黄姜,种莲菜,这样真正做到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。”如今,金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年产1000吨皂素、年收益达8.5亿元的“行业龙头”,被政府评选为“陕南循环发展示范企业”。

汉中市勉县的陈志华在指导乡亲栽培猪苓,通过陈志华的带动,全镇人均增收近万元。

返乡创业开辟“致富循环”途径

做好“山、水、人”的文章,最终是要落到“人”的发展,“人”的幸福安康。

以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“归雁经济 ”,是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中“人”的“循环”。

“当前汉中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,把汉中固有的打工文化升华发展为创新创业文化,对于加快推进汉中经济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。他强调,各级党委、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关心关注支持创新创业,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,带动全市人民关注创业、融入创业、发展创业,形成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,推动汉中优势资源的深入开发、高端生产。”省人大代表、汉中市市长王建军说。

汉中市西乡县人张吉胜19岁时外出打工,凭着自己的勤奋,在外打工的他学会了假发制作的相关技术并积累了一定资金。2010年,张吉胜回到家乡开始着手建厂。初创期的企业,困难重重,张吉胜亲自教乡亲们假发的制作工艺,凭借自己原来的人脉关系打开产品销路。目前张吉胜的厂子,年产值有200多万,带动了40位乡亲致富。张吉胜说:“我现在一个人还是有些艰难,资金有限,精力有限,我想找人合资办厂,把工厂扩大,可以让更多的乡亲和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,让他们既能挣钱又能方便照顾家庭,带领他们一起致富。”

通过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的带动经济发展群众致富,致富的群众再带一部分人致富,这样的“致富循环”在陕南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
无论如何,环境友好是绿色循环发展的必要前提,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中,陕南三市牢记并践行这一发展理念,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明显加快。2015年投资30亿的安康国际天贸城一期工程拔地而起,汉中航空智慧新城也朝着“世界涡桨类飞机第一极”的目标迈进,陕南三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向着现代物流、高新装备制造的方向转型。“靠山吃山”也转变“就地取材”的方式,不再以伐林开荒这样粗放的发展方式,而是利用好山林生态的优势,发展山林经济。即使像黄姜皂素这样高耗能、高污染的企业,也通过技术升级,走向了循环发展的道路。而陕南的人也“循环”起来,返乡创业,通过“创业循环”先富带后富。

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