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投稿:lgxtxz@163.com | 新闻热线:0915-2529090   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繁體中文 
 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正文
【我们的十二五】移民村里话今昔
时间:2016-01-06  来源:原创  作者:陈延安,夏爽 

“一条江水滚滚东去,三两村落依山而居,炊烟熏黑了土墙屋顶,村民们正辛勤地种着洋芋和玉米……”一张泛黄的旧照片,定格下2010年的岚皋县大道河镇面貌。

“一条江水依旧东去,排排楼房鳞次栉比,太阳能热水器已遍布住户楼顶,村民们正经营着茶叶和柑橘。”

2015年12月16日,当笔者拿起泛黄的旧照片,站在当年拍摄位置,再次聚焦大道河镇时,已是今非昔比。

巨大的变化得益于移民搬迁政策的雨露春晖,也源于全镇人民的不懈努力。2011年,岚皋在全县开始实施陕南避灾扶贫搬迁,大道河镇抢抓机遇,突出重点,迅速跟进。

针对境内山大人稀、交通不便、村民居住分散、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状,大道河镇放眼长远,积极倡导产业上山,农户下山,全力打造移民新区,不断改善环境设施。

据统计,2011至2015年,大道河镇累计完成移民搬迁310户1008人,其中,集中安置到县城和集镇的就有282户910人,分散安置 28户98人。建成后的移民新区位于集镇西南角,占地40亩。如今,来到这里,崭新的楼房、整洁的街道和户户都有的现代化家电等,让人耳目一新。

搬迁户张春发感受颇深。五年前,他家住在月池台村二组两间破旧的土墙房里,地质灾害隐患较大。“一个盆盆能滚下河!”张春发这样形容老家所在位置的陡峭程度。

长年在外务工的张春发,早想落叶归根,可一想到老家那房子,那位置,心里就发怵。2012年,听说家乡大规模移民搬迁,张春发立即从外地返回,到镇政府咨询政策。

“当时没想到搬迁政策这么好,国家扶持3万元,加上自己有点积蓄,再东拼西凑,大半年时间,就把这栋房子盖好了。”提起三年前的搬迁经历,张春发至今兴致勃勃。如今,他居住在大道河集镇移民新区的最前排,两层小楼宽敞明亮,房前屋后鸟语花香,圆了他多年的“安居梦”。

移民搬迁不仅要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,还要为群众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渠道。为此,大道河镇通过引进公司,大力发展柑橘、茶业等产业以及人口增多带来的三产服务业,促进搬迁户就业增收。张春发搬至集镇移民新区后,在镇上帮助下,创办了小型砖厂,生产出售建筑用砖,同时致力发展产业,前两年种的3亩柑橘已见收益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“以前周围没几户人家,加上大多出去打工了,几天找不到一个人说话,冷清得很,现在大家都住在这里,很热闹。”谈起现在的居住地,搬迁户唐仁兴眉开眼笑,赞不绝口。

“以前住在山老上,赶个集买个东西啥的,要一天到黑,现在住在集镇上,方便多了。”搬迁户许应华感慨万千。

“虽说是搬家,老家的东西一样都没搬,用不上,也不配啊,现在住的、吃的、用的和过的,跟城里人一样,附近挣钱的地方也有,比原来强多了!”村民龚正紫满怀希望。

岚皋“十二五”城乡建设链接:抓住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机遇,推动农村人口“进城入镇住社区”,建成集中安置点91个,搬迁人口7840户22456人、占全县总人口的13%,城镇安置率58%。2015年城镇建成区面积14.4平方公里(其中,县城4.5平方公里),城镇人口7.1万人,城镇化率提高8.36个百分点,达到40.26%。民主镇、南宫山镇跻身国家级重点镇。“双创”迈出坚实步伐,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。2014年获“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”称号。投入11.1亿元,新建改造省道及县乡公路173公里,建成通村水泥路147条560公里、县乡示范路6条125公里、村组连户路594公里。特别是安岚二级公路、207省道县城过境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投用,瓶颈制约加快破解。

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