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投稿:lgxtxz@163.com | 新闻热线:0915-2529090   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繁體中文 
 首页 > 文学艺术 > 正文
吕湘艳:书香溢小城
时间:2015-11-19  来源:原创  作者:吕湘艳 

对于书籍,我是喜爱的。而对于小城岚皋,我也是喜爱的。所以,当我第一次看到岚皋的图书馆时,欣喜万千,激动万千,无与人说。那种感觉,就好像童真的梦,一下子就得以实现,并且没有任何的征兆。

是的,在童年,在我每次从小朋友手中用零食换取书籍时,我就渴望着有那么一天,我可以坐在一间宽敞的屋子里读书。那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,有关于灰姑娘的,有专门讲白雪公主的-------,分门别类的陈列在书架上。还有专门的阿姨负责借阅。当然,由于当年故乡的贫穷落后,童年的梦仅仅只是一个梦而已。 在那个没有电脑,没有手机,没有网络,没有QQ,没有微信的年代了,我们获取新知识的途经就是读书,看报。但是,由于我当时所在是川西的一个小村 ,大人们都在温饱线上挣扎,谁理会一个小屁孩的梦想。

后来,行年渐长,我从那个牙牙学语的小女孩长成了清纯少女,不再为了一个气球的飞走而嚎啕大哭,不再为了拥有一个布娃娃

而欣喜若狂。不变的,只有那个关于书籍的,童真的梦,和心底那颗不曾发芽的诗豆。那时,我们学了“汗牛充栋‘',学了”韦编三绝“,也学了”书非借不能读也“,知道了世界上有那么一个地方,可以实现影响我整整一个童年的梦,那就是图书馆。我那时还知道我国藏书比较多的是北京文渊阁,还有宁波天一阁。当然,对于这个梦想,我是今生也无法抵达。但是,我年轻的求知的心还是渴望在一个真真正正的图书馆里看看书,读读报。

记得关于读书的环境,有这么一段文字“读史宜映雪,以莹玄鉴;读子宜伴月,以寄远神;读佛书宜对美人,以挽堕空;读《山海经》、《水经》、丛书、小史,宜倚疏花瘦竹、冷石寒苔,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”,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奢侈的读书环境了,让我羡慕嫉妒。想想看,那些经史子集,那些楚辞汉赋,那些唐诗宋词,穿越历史的风尘,一步一步,踏歌而来。于我,于任何一个国人,都是幸事。更何况,在那样雅致的环境中。想想吧,在大雪封山的时候,他们读着史记,晶莹的雪花映衬着那些白纸黑字。此刻,他们也许会想到那句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”来,哦,想想都觉得奢侈。

其实想来,上苍待我也不薄,尽管由于社会的发展,使我不能像古人那样映雪伴月,饱读诗书。但我依然迷恋着文字,在我十七岁那一年,移居陕南,见到了小城的图书馆,那是一段遥远而温暖的记忆。它是一座小小的,但是绝对弥漫着文化气息的,神圣的知识殿堂。坐落于小城幽静的一条街道------后街(现在叫迎宾路),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,滤就了一个如水的情怀。这条街是我上学、回家时的必经之路,即使不上学的日子里,也要去泡上半天,这一来二去竟对它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。我记得那是一层砖混的平房,那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、报刊。有关于教育、科技、金融、文学、医学、天文、地理以及娱乐的书籍,报纸也整整齐齐的摊开来。我最翻阅的是文学书籍,在这里我了解到沉郁的杜甫、豪放的李白、清丽的易安、婉约的柳永等等古代的诗人,当然还有现当代的亦秀亦豪的张晓风、飘逸典雅的谢冰心、睿哲自然的许地山、清朗绝俗的钟敬文。我那时始终记得“不动笔墨不读书”的古训,专门准备了一个日记本,是用来专门摘抄那些我喜爱的文字的。记得第一次读到诗人戴望舒的《雨巷》时,就是在这个图书馆里,“撑着油纸伞,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,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”, 我领略到了文字的魅力,并且把它工工整整的抄到我的笔记簿上。

我还记得那时管理图书的是个阿姨,五十开外,齐耳短发,中等个子,好像姓刘,穿着朴素,和蔼可亲,视力不太好,每次我们周六都会去借书图书,那时借书是要登记的,要写上书名,借阅日期,每天三毛钱,最多好像可以借一个周,如果到时没看完,是要续借的。最糟糕的是,把书弄丢了,那得照价赔偿。初一的女生大都会借《少男少女》的,那里面藏着属于她们的花季的秘密。高年级男生一般对理科感兴趣,《中学生数理化》是他们的首选。也有借小说的,我记得一次暑假里借了一本《鲁滨逊漂流记》,三个晚上看完了,连阿姨也惊叹我的速度。那是因为我当时刚刚学过它的英语课文节选,我至今都在好奇,在那样的环境里,鲁滨逊是怎样顽强的生存下来的?

后来,图书馆搬到了档案局七楼,位于堰溪街。洁净的地面、雪白的磁砖,虽然说不上金碧辉煌,但比起原来,绝对是高大上。曾经有幸在这栋楼里上过班,去过图书馆几次。依然是林立的书架,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书籍,唐代的诗,宋代的词,元代的曲,汉代的赋,明清时候的小说。当然,更有岚皋本土作家的书,诸如王晓云老师的《读懂浦东》,杜文娟老师的《阿里,阿里》,黄开林老师的《心静如莲》,还有陈益鹏老师的《恍然如梦》等等,这些书我大都拜读过,或者清新秀丽,或者笔触细腻,或者大气磅礴,因为是岚皋的作家,有好几个都认识的,所以看着他们的文字很亲切,觉得接地气,并且以此激励自己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。管理图书的依然是那个阿姨,只是容颜渐老了。

我学生时代曾经在小城的老图书馆看过书,工作后又在新的图书馆借阅过。每次都看到许许多多的读者,有学生,有成人,有知识分子,也有普通市民,但是他们都有一颗求知的心,不甘落后,勇于进取,与时俱进。书香飘溢在岚皋的图书馆,也芬芳着每个读者的心灵,净化他们的灵魂。

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小城也因为有了书香而更加有魅力!

编辑: